近日,东阿阿胶市值蒸发、股票连跌的消息成为了吸睛热点。业内不少大咖分析,自2016年起,作为阿胶主要成分的驴皮库存量就在不断激增,这让东阿阿胶对外宣称的“大量缺乏驴皮提价势在必行”的理由立刻站不住脚了,而渠道商也为了卖高价囤起了货,东阿阿胶此番算是“成也驴皮败也驴皮”,被迫从“LV”又回归到“驴”。
“药匣子”的中药快板
驴皮虽然在东阿阿胶的成分中扮演着绝对的主角,但在动物入药方面,却唱不起那独角戏。我国药用种类实在是多,多到什么程度呢,要靠入药部位划分几大类:
全身入药,比如蝎子、蜈蚣、蛇等,通常可泡酒、捣碎;
部分入药,例如虎骨,有着固肾益精、强筋健骨的功效,也可舒筋活血、通血脉,其中,又以虎骨膏酒最为著名。21世纪初期的医学研究证实:其他动物骨入药,与来自濒危虎类的骨骼入药并无太大区别。
分泌物(衍生物)入药:牛黄,解毒清热家喻户晓,其实就是牛的胃结石,还与马宝、狗宝组团出道合称“三宝”。今年初,一粒生产于上世纪60年代的安宫牛黄丸以11万元的天价拍出。小伙伴们连连惊呼“简直丧心病狂”。
还有排泄物入药,《本草纲目》曾记载,夜能视物的蝙蝠,所拉粪便具有治疗夜盲症的功效,得名“夜明砂”。嗯这感觉就有点微妙了。白丁香、五灵脂、左盘龙、望月砂,这些有着好听名字的药材,通通都是动物的便便,你敢信?这回怕是再灵验也说不出“真香”二字了!
入药动物很疯狂,药理也是千奇百怪,著名的“以形补形”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吃什么补什么,或者食物像什么,就对应可以补身体某个器官。简直堪比大型“你画我猜”现场,全部当真你就输了。
关于吃啥补啥还流传这这样一个笑话:小李会面多年未见的老友,发现老友肌肉丰满很是羡慕,问他秘诀,他答:“吃鸡肉,吃啥补啥!”小李信了,于是去超市扛回几大箱鸡肉肠,一周后成功吃成了香肠嘴。
动物的入药是几千年来中医通过长期对自然界细致的观察和大量尝试所得的学问,其中的对错还等待考究,但先人们尝遍百草的精神为什么被世代歌颂,现在你应该真正懂了吧。
壹
曾经全世界都在吃动物,现在也如此
我国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二世纪前使用的各类药物,其中动物药有67种,水蛭、虻虫、阿胶、蚯蚓、蝼蛄、白僵蚕、乌贼骨、龟版、鳖甲等动物药,至今仍为常用药。
唐代以后,人们的吃货属性全面爆发,那时几乎整个植物界和动物界的资源都是可入(bei)药(chi)的对象。仅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461种动物药。
其他国家也不甘落后,古埃及公元前1550年的古医书中曾记载了大约700种药物和800种药方,其中包括的动物药有蜂蜜、胎盘、脂肪、肉、脑、肝、肺和血液以及粪尿、乳汁和胆汁,嗯,他们也是蛮拼的。而美索不达米亚所用药物与古埃及类似,毕竟当时能吃的动物种类也十分有限。
可以想象,在当时落后封建的社会,先人不了解疾病原因的情况,仅凭一腔热忱和信仰的力量,是怎样尝了又尝,试了又试,才将各类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物质一一归类成药物。直到20世纪50年代,医学成为科学,更多动物入药的疗效才被证实。
在我国,人们对于动物入药的认识,起初是抱有迷信般的崇拜和执着,他们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力量。随着科学进步,人们摆脱了动物崇拜,但对动物入药的功能依然坚信不疑。《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等中医典籍,也依然被书店标上“中医入门必读”和“养生教科书”的标签。
贰
全球上演“神奇动物在哪里”
会打洞的穿山甲,鳞片据说通筋活血、通乳调经、消肿溃痈;强壮不畏寒的熊,拥有吃了能祛风寒、续筋骨的熊掌;被誉为高原精灵的赛加羚羊,羊角有散血解毒功效……这些神奇的入药动物,很多都来源于濒危的动植物种。
眼下,穿山甲、麝、虎、豹、赛加羚羊等被列入一级保护动物,名义上是被保护了,但现存数量依然少的可怜;棕熊、黑熊虽被列入二级保护动物,但熊胆是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一种。市场上的熊胆药,主要都是通过“活熊抽胆”这等残忍方式获得。几年前,活熊被抽胆的惨状曾被媒体曝光于众,掀起了一次取缔活熊取胆产业的舆论浪潮,直到今天动物保护组织仍在与“活熊取胆”的行为进行着斗争。
可以产出犀角的犀牛甚至没机会上“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原来,中国最后一只野生犀牛已于1922年因人类猎杀而灭绝。
面对日渐严峻的野生动物濒危现象,有人将矛头对准了中医。英美就曾在《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第10次成员国大会上,提出要对中医进行全面评价,质疑东方传统医药利用大量濒危物种是导致犀牛、虎等野生动物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国内对此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普遍专家认为,不能将动物入药“一棍子打死”,因为动物入药属于中医药特色的一部分。认真研究、有选择地继承才是明智的做法。
这边的矛盾还没调和,另一边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正式宣布在《全球药学纲要》的最新版本中纳入中医,这令中医欢呼雀跃的事,却让野生动物保护人士们忧心忡忡:偷猎者今后是否会像狗皮膏药一样更加难缠?
说起狗皮膏药,虽不知它算不算动物入药,倒有这样一桩趣闻:
相传古代有个江湖游医,擅长用草药外敷,医术虽一般,却心地善良,常常救济穷人。铁拐李听说了,就想去考验一下他。你们也知道,神仙做事就是喜欢动不动考验一下人家。他先化作乞丐博取同情,随后假装腿伤获得免费治腿服务。
结果腿的状况却越来越糟,铁拐李戏精秒上身,对游医破口大骂,并成功碰瓷——游医不仅让他在旅馆住下,又为他买狗肉补养身体。
铁拐李这个傲娇神仙吃了狗肉,顿时心生一计,一边继续骂他卖假药,一边把游医的药料倒在狗肉汤里翻搅,再糊到墙上的狗皮上。趁游医发愣之时,抹了狗皮上的药,伤口瞬间痊愈。铁拐李转身离去,深藏功与名。
后来,游医就用铁拐李教授的方法给人治伤,十分灵验。不过到了今天的狗皮膏药却变成了形容死缠不放、心术不正的人。
而名贵稀缺的入药动物,确实也如铁拐李的“狗皮膏药”一样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医药国情调研组组长陈其广认为,作为争议焦点的名贵稀缺的动物原料药在日常中其实很少使用,但是却必不可少。如牛黄丸等价格不菲的特效药,本身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存在必要和价值,只要慎重、合理利用实际上损失并不大。
同时,国家大力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原因之一,也是为了保证可持续使用动物资源。其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并不相悖,这也成为当前保护动物组织的主流观点。
叁
出列!拯救方案ABC!
“家都被毁了,他们还能怎么活下去?”
“老虎的‘森林之王’是我们加冕的,可摘下它头颅的还是我们。”
现代工农业的发展为追求物质和经济利益,使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动物的生存空间缩小、种类在迅速降低,这才是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的主要原因。
很多物种已经在消失的过程中无法挽回,但保护好剩余的濒危动物才是当前的重中之重,目前比较认可的方案有:A、人工养殖;B、人工合成替代;C、加强市场监控。
人工养殖方面,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龙致贤教授欣喜的表示,中国的珍稀药用动物人工养殖已有300多年历史,国家当前对药用动物人工养殖工作非常重视,技术上也取得了很多突破,目前梅花鹿和熊的养殖已经产业化,麝的养殖已见成效,穿山甲养殖则初见曙光。
人工合称替代品的研究也进展较快,将水牛角替代犀牛角,人工麝香和牛黄效果虽不如天然资源效果显著,但已在临床上发挥作用。以麝香为例,目前人工麝香功效相当于天然麝香的85%,不但保护了大量雄麝,也使含麝香的140多种中成药得以延续。
市场监控,则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相关机构的配合。一直关注野生中药资源存续问题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梅智胜提议:“应将野生中药资源列为战略资源,成立国家野生中药资源管理局统一管理,除有计划地满足国内临床和科研需要外,严格控制直接商品化利用野生中药资源。鼓励优先使用人工培育的生物物种资源”。
当然严格把关出口贸易,严守任何野生中药资源也是重中之重。同时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私自采集或转让野生中药资源及其相关遗传资源。
肆
公平点说,动物入药效果说话
早在多年前,对于中医的有效程度就展开了大大小小的辩论赛。这次站在风口上的东阿阿胶事件,引人深思的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有动物入药真正为人类带来了什么。
黄阿姨是通过邻里介绍知道的阿胶,“其实我更担心假货问题,东阿阿胶贵一点,但是胜在牌子靠谱,至于效果,老祖宗用了上千年的东西还能有错?”
小古是个孕妇,父母和婆婆从她怀胎三个月开始就每天坚持让她吃燕窝。小古生出又白又嫩的宝宝之后,他们更是逢人便安利燕窝的好处,好像孩子身上所有优点都是燕窝带来的。小古很无奈,她说:“其实很多说燕窝的科普文章我都看了,对我来说效果确实没多好,但是架不住父母婆婆的劝说,只能先吃为敬。其实我也不知道好处在哪里,反正没害处,就吃吧。”
很多消费者对待药用动物,都存在“多吃总比少吃好,少吃总比不吃好”的心理,部分中老年人则直接信了“千年古方”的邪。
雅丽是个工作狂,近期为一个方案“闭关”了几天,结果出现了偏头痛的毛病,老爸知道后神秘的端出衣柜底号称“珍藏30年的蛇泡酒”,看着玻璃罐子里上下起伏的长虫,雅丽觉得头更痛了。“我当时喝的时候真是觉得全世界都充满恶意,不过后来冒了一晚上汗,第二天头痛减轻了不少。难道说以毒攻毒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小曼对待动物入药方面的态度就七个字“没必要,真没必要”,她觉得现在科技如此发达,那些老药方只能算落后年代的产物。像小曼这样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极力反对动物入药。不过据说她小时候严重发烧时家里人曾用蝙蝠泡的药酒刮痧救过她一命,小曼说很有可能是因为“自己抵抗力好”。
动物入药到底有没有效果,需要探究验证,正所谓“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不要看广告,要看疗效”。但无论如何,在国际认可动物入药的前提下,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使用替代品入药,增强法律监管势在必行。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