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年人应对新冠肺炎,吃得健康就是吃出免疫力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要做好日常防护,更需要增加营养摄入,提高免疫力。而在易感人群中,老年人的防控更是重中之重。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老年学组副组长陈伟教授,为我们讲解疫情防控下的营养管理和老年人的防控措施。
嘉宾介绍:
陈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营养与代谢管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老年学组副组长。
问:什么是抵抗力,营养与抵抗力有什么样的关系?
陈伟:抵抗力的这一话题现在被大家津津乐道。几乎任何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超强的抵抗力,也就是我们在医学中所说的免疫功能。大自然中,每个人周围到处都是细菌和病毒,但是为什么我们不会因为它们中的每一种而生病呢?主要是因为我们身体有超强的免疫“防火墙”。
这个防火墙可分成3层机构,每一层都有一种叫做蛋白质的营养物质来构成,不论是抗体,还是我们分泌的粘液组织,这些其中重要的成分都是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从何而来?必须通过我们这张嘴才能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也就是它是我们所有的抵抗力的物质基础。
因此,吃饭和免疫力之间存在重要相关性,也就是说吃出健康等于吃出抵抗力。
陈伟:在国家卫健委食品司的牵头之下,由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以及中华医学会三个营养相关的权威组织,共同协商出台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膳食指导,遵循2016年中国营养学会推出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基本原则。
第一、摄入充足的能量,因为能量是保证人体各种营养物质充足的一个最基础的要求。
第二、在充足能量的过程中,我们大家都希望摄取合理的营养,让食物进行更好的搭配。每日保证有至少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不低于25种食物。通过均匀的摄入谷/薯类、蔬菜/水果类、肉/蛋/奶/豆类、以及油脂类四大类的食材,配合足量的水分,保证身体平衡营养。
第三、针对平衡的营养膳食,我们要做好烹调,做好食品卫生的防护,尽量的把食物煮熟煮透,尽量的避免所有的野生动物,尽量的避免生食。
问:关于“重症型的营养治疗”,营养补充是否也是一种“治疗”?
陈伟:根据前期临床判断,以及国家卫健委公布的几版诊疗规范,医生可以把患病人群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其中影响到生命安全最大的是重型和危重型。对于这些危重症的患者面临死亡的威胁,在没有特效药物的前提下,除了进行脏器支持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正常的情况支持。合理吸氧,放松休息,包括营养的支持,这些都是一般支持之中的重要成分。
在营养治疗过程中,我们有一个序贯式的阶梯治疗方式,其重要的原则是能吃则吃,能够摄入食物的人尽量摄入食物。但是很遗憾,有些人群因为发热,或者重度的炎症反应,多数人不能够维持正常的进食行为。他们食欲非常低,甚至有一些人因为药物治疗出现比较严重的腹泻反应,普通的食物不能满足他的正常营养需求。所以,我们就会把普食改成流质的饮食(如肠内营养制剂),让患者通过经口像喝奶一样的方式,把营养物质喝进去。
问:我们注意到,老年人在被感染、和治疗中都会特别被重视,这是和病毒易感性有关系么?
陈伟:在已有的死亡病例之中,年龄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究其原因,可能和几个方面有关:
一、老年人本身的抵抗能力相较中青年人而言下降。
二、老年人多数人易患其他的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等。这些慢性疾病可导致人体处于慢性的炎症反应状态,这次新冠病毒感染是压倒他免疫系统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他们才会出现炎症反应更重,康复能力更弱。
三、老年人摄入营养的能力明显下降,所以他们得不到一个足够的代谢支持,也可能是加重老年人发病的主要的因素。
所以,从我们前期的研究数据来看,老年人不一定比年轻人更容易患上新冠病毒,但是一旦被感染,他们发生不良结局的机会会比年轻人要更高一些。
问:老年人群该怎么样强化防护?
陈伟:老年人属于易感人群,所以除了加强防护之外,更多的是构建身体的抵抗力。因此,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需要比年轻人摄入更多的优质蛋白质。即使牙齿或者是吞咽咀嚼功能受一定的影响,同样应该足够地摄入优质蛋白质等富含营养的食材。老年人更应该关注营养的摄入问题和营养平衡问题。
问:食欲不佳、牙口不好在老年人群中常见,他们有何补充的方法?
陈伟:普通食物有这样一个规则,食物越稀,营养价值百科越低,食物越稠,营养浓度呢越高。因此,流质饮食就可能会引起营养摄入不充足,所以我们要求每天少量多次的饮入流质食物。
只要能喝,尽量把营养喝进去,喝的内容就很有讲究:喝水、喝奶、喝营养液,同样是喝。水里边没有能量,达不到补充能量的作用;牛奶中只有奶,没有其他的营养物质;只有全营养的肠内营养制剂才能达到替代吃饭的作用。
在临床治疗中,我们有一种叫做经口营养补充的治疗方法。经口饮入或者是食入的方式,把营养制剂安全地吃进去,符合生理需求。
这种补充剂是一种全营养食品,既含有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能起到全营养替代的作用。如果有人因为患病不能吃饭,那么光靠摄入营养制剂也能够很好的满足全部营养需求。 营养补充剂为很多患者提供了方便,能吃则吃,吃的不够就尽量去进行额外补充。
何谓营养摄入不够呢?一般来说,按照自己平常的饭量,或者是推荐的营养摄入量计算,当你低于推荐量的60%,也就是2/3,就需要额外补充经口营养补充剂。这个2/3的原则,对于绝大多数患者都是非常适用的。
如果患者原来的营养状况很差、非常消瘦、合并其他营养不良反应,那么我们就不必等到2/3,如果比正常吃饭少了一些,我们也应该考虑让他每天补充经口营养补充剂。
问:肠内营养剂,是药品还是食品?
陈伟:肠内营养剂目前在中国有两层审批方式。第1种是把它当做药品来审批,我们称之为肠内营养制剂,比如安素、瑞素等等,它们是按照药品的身份,在医院经由医生处方完成的。
在2016年中国市场监督总局颁发了一种新的食品分类,叫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这一类的食品同样隶属于经口营养补充剂,它的成分也能够很好的满足正常人的需求,并且它照顾到人体对于食物的兴趣,口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理想。所以它是作为食品审批的,你们可以按照食品的方式来做出合理的选择。
因此,肠内营养剂包含食品和药品,但是未来会有慢慢的变多的营养剂会是食品。这些产品由国家市场监督总局授权在网上完成注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可以销售,包括在医院药店和网络上能够买到这些产品。注意,一定是经过市场监督总局批准认证的产品,才能够称之为特医食品。
问:医学营养品同一般的营养品有啥不一样的区别?特医食品又“特”在哪里?
陈伟:国家针对已经审批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简称特医食品,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品类:第一类是全营养制剂。第二类是特定全营养,针对某些特殊疾病,比如说糖尿病,胰腺炎,肺病等等的配方。
第三类呢叫做非全营养型的配方,是一些单独蛋白质制剂,脂肪制剂等等。我们现在已经得到审批的多是针对婴幼儿、儿童、普通成年人的全营养配方的制剂。各个企业都有相关的产品。
问:市面上可供选择的医学营养品多么?
陈伟:目前,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或者是患者重点任务是防疫。在防疫和促进康复的过程中,营养支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判断他们的经口摄入饮食不足,或者是不能满足机体的额外的营养需求时,可以推荐每天补充400—600千卡的特医食品制剂,弥补所缺乏的能量和蛋白质。
在特医食品之中呢,其实现在没有太多的选择,因为在已经审批的将近五十几种特医食品中,大多数都是通用的全营养配方,你们可以在国家食品市场监督总局的网站上去了解产品相关信息。
问:目前一线医务工作者受到了社会和大家非常多的关注和关怀,中国营养学会对一线医务工作者营养有何建议和支持?
陈伟:我们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他们本身是健康的提供者,他们更有必要维持好自己的健康状态,这样才能够造福大众。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除了维持正常的一日三餐之外,我们给医务工作者准备了一些额外补充营养的几个建议:
一、 补充一些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他们在疫情期间人体消耗比较大,我们大家可以通过额外的去补充一些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D这些抗氧化的、增强免疫力的维生素,也可以补充相应的一些复合制剂,提高身体抗氧化能力。
二、可以补充一些经口营养补充剂。不是因为他们是病人,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去摄入足量的食物,我们大家可以在两餐之间或者用它来代餐,(额外)满足每天400—600千卡的全营养的能量,弥补营养不足。
三、医务人员可以额外补充一些蛋白质。通过这些食物的补充,额外增加每天蛋白质的20—30克的需求。在保证日常营养摄入的前提下,额外增强抵抗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广大患者进行服务。
目前我们在中国营养学会杨月欣理事长的领导下,不断发动社会各界力量,通过我们组建科普信息,包括和一些企业合作进行一定的捐赠,实现我们针对各地,尤其是疫区医务工作者以及我们的患者,改善他们的营养问题,希望尽我们营养人的一份努力。
问:您对近期企业工厂复工后有哪些个人防控建议?
陈伟:复工高潮就要来到,我们大家都希望大家遵循政府的号召,做好安全防护,过犹不及,犹时未晚。
希望我们大家劳逸结合,因为已经宅了一个多月了,大家在开始复工的时候,面临紧张工作要学会适应。学会运动、休闲、饮食、睡眠的正常节奏,作为一个良好生活方式,配合工作逐步完成。
尽可能的在安排好一日三餐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比如说每天多吃一个鸡蛋,或者多喝一杯酸奶,这样都可以帮助我们达到一个理想的抵抗能力。
总结:
1. 通过营养补充可以构建自身抵抗力
2. 老年人面对新冠肺炎需要加强防护,更需关注营养摄入和营养平衡
3. 特医食品可提供科学全面均衡的营养
4. 疫情下复工后,需注意个人防护与抵抗力构建
本采访由雅培医学营养全程支持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