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民国时期生于北京的杭州人。
胡雨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在北京肄业的杭州人。
或许是由于生于相同的江南水乡之地,捧起他的书,细细研读起他的文字之时,胡雨蓉总能在言外之意感受到梁老先生的关于杭州的思念,即使隔着半个世纪的时刻,即使隔着海峡的空间。
1
梁老先生在书中细数家园的蒓羹鲈脍,思念从前的故地滋味,初读时令人垂涎欲滴,再读时令人心下黯然。《雅舍谈吃》一书写于1986年,只是一年之后梁老先生便病逝于台湾。当年的梁老先生又是怀着怎样的心境思念着那些吃过的承载着自己很多夸姣回想,却又再也吃不到了的甘旨?食材难求,掌勺易牙不再,时风已远,世风日下,抑或只是是自己已然老去再尝不出当年滋味,只能在回想中回想当年的甘美?
是思念的吧?当一个人思念家园时,最早想起的一定是家园的美食。如我,说起杭州,想到的就是小笼包,桂花藕粉糖糕,猫耳朵,片儿川......细细数来,想完之后才想得起西湖的景致。
一个对日子仔细的人,必然会好好吃饭,这是每天都必须做的事,要做一辈子的事,为何不尽心去做。梁老先生被问及对饮食为何特有研讨时,答道只因吃了八十多年,不曾间断过。人吃,是为了活着;人活着,却不是为了吃。如安在饮食之间掌握好尺度,一如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也是一门不可捉摸的学识,或许很多人一辈子也体会不了其间的奥妙。
“偶因怀乡,谈甘旨以寄兴;聊为爽快,过屠门而大嚼。”中秋时节,倍感思乡,异乡之地,垂垂老矣。
2
梁老先生偏心海货河鲜,这一点令我倍感亲热。在《雅舍谈吃》中,有西施舌,炝青蛤,乌鱼钱,鲍鱼,蟹,海参,鱼翅,黄鱼,醋溜鱼,两做鱼,水晶虾饼,干贝,鱼丸十三篇,占有了全书的小半壁河山,可见梁老对之喜爱之深。
梁老先生文笔亲热和顺,返璞归真于平平中展示食物真实的滋味,不装腔作势,不过做深邃。从郁达夫的文字中引出西施舌,在父亲与姊妹兄弟间抢食青蛤,从太湖的东西中品尝蟹的细腻甜香,在鱼丸中思念母亲独一份的手工......并不是为了吃才写下的文字,是由于爱才写下的思念,每一笔每一划都似乎升腾起人间烟火的温暖。让人理解,人吃,是为了活着,人好好的吃,是为了好好的活着。
从幼时家园父亲在菜市买回的青蛤,到中年往后远赴海外异国在友人家中吃到的象拔蚌,再到贵重的鱼翅鲍鱼。从吃中不难看出他的人生,他的终身都在吃,他感谢而且思念着他所吃过的美食。每一篇短短数百字,有食材,有调料,有做法,有吃法,有心得,字不多,内容不少,爱情深蕴。水晶虾饼一篇中,梁老先生细数青虾与白虾的不同,忆及福建馆子中的趣事,在回到回想中北平胡同里的虾饼,尽管由于猪油多不敢常吃,但终究是老先生的心头一好。
3
我不爱吃二次加工的肉类,比如腊肠火腿一类根本不碰,关于腊肉熏肉也难有爱情,觉得好好的肉,编造过,腌制过,存放过,早已如死肉一般,哪还有鲜肉的鲜活与新鲜?那还能叫肉食?
梁老先生一篇火腿却让我对这类肉制品大有改观,虽说不上爱吃,但已然不再排挤。
“《东阳县志》云:熏蹄,俗谓火腿,其实烟熏,非火也。腌晒熏将如法者,果名胜常品,以所腌之盐必台盐,所熏之烟必松烟,香气烈而善入,制之及时如法,故久而弥旨。”上海时常常路过那家铺子定要切上几片;1926年冬吴梅先生宴于南京席上一道清蒸火腿,味之鲜美无与伦比;抗战时,张道藩先生召饮于重庆留春坞尝云南火腿;后台湾,难觅家园滋味,后偶得一金华火腿;终美国,异国火腿终难寻家园滋味.......半个世纪以来,所思所见,所寻所恋,延火腿走来,反常明晰,反常动听,令人不由月夜垂泪。
火腿,是其时人们因无法长时刻保存肉类而创造的。将上好的猪腿肉,抓上盐,用松烟寸寸熏制,可经年不坏,且日久更见甘美。这是一件能够长时刻放置保存的甘旨,当你见到它,它便现已历时经年;当你切开它,它便散发出年月的醇香;当你咬住它,它便释放出咸香的滋味。细细品尝,经年风雨,经年日月,水味土香皆在其间,一品而知。
梁老先生对火腿如数家珍,想来定是能品出个中滋味。
4
年轻人爱吃点心,小城里多的是点心铺子,馄饨担子。在下午,不去正派的馆子,往那茶室路旁边一坐,也是一件美事。
汤包,核桃酪,酸梅汤,糖葫芦,煎馄饨,豆浆,满汉细点,八宝饭......梁老先生在书中细写自己怎么为做核桃酪而操心,终究家人分得一小碗,怎么怎么的甘旨,怎么怎么的爱惜;又写道那家店里的酸梅汤怎么味美如醴,任他一再请求店家却不肯教授秘方,只道让他到店里来喝......
栗子,莲子,那更是家园金秋时节的点心料子。
点心,家园点心,吃着是家园滋味,想着,又是什么滋味?再也吃不到的,空有食材,当年的掌勺人,铺子都以寻不见,想着,只剩余心酸的求不得。
梁老先生书中说着满汉细点怎么好吃,沙琪玛,蜂糕,花糕,藤萝饼,玫瑰饼,薄脆,茯苓饼。但,晚年在台湾想北平,是否如老舍一般,不说了,都要落泪了?那胡同,那北山,那西山,那紫禁城,那满汉细点,是不是就像一道点心的满汉全席,象征意义,早大过了滋味?
5
一桌宴席上,最不能少的是主菜。衡量一个馆子实力的开始标杆就是它的招牌主菜。
铁锅蛋,锅烧鸡,芙蓉鸡片,生爆鳝鱼丝,炸丸子,佛跳墙,糟蒸鸭肝,咖喱鸡,烧羊肉......一桌友人,大菜端上,众人行起酒令,觥筹交错间酒已过三巡,就看大菜能否撑得住局面。
梁老先生终身八十四春秋,九万顿饭食,所思所念,所钟所爱者,皆在书中。无论是友人叮咛加奶酪的铁锅蛋,仍是儿时家宴上记忆犹新的炸丸子,仍是南洋风味的咖喱鸡,都是梁老先生重要的人生片段。
忍把空名换了浅盏低唱。
6
剩余写的就是家常小食,粥,酱菜,锅巴,核桃腰,茄子,笋......
哪怕有再多的大菜,点心,海鲜,但人能天天吃的无非家常菜色。将人生这袭华美的锦缎上的刺绣,珠饰通通去除之后,留下的是自身的特质,历久而弥新。正如家常菜,再多的菜色都是点缀,人生终究回归的都是这些不起眼的滋味。一如粥,将人从婴儿喂起,一直到人将离世时也用它来吊命,有头有尾。
梁老先生在书中很少正面分析一道菜的滋味,但却能让人尝出他的思念,他的回忆。人生。年月如水,时刻如梭,白驹过隙,旧光景,莫须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