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珠海7岁女孩:“假设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想用它来消除病毒!”
其他叔叔阿姨捐口罩捐物资,我“捐诗”可以吗?
假设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医护人员,
画许多特别的防护服和口罩;
假设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我要画一种神药,
给感染新冠的患者吃,
让患者早日康复;
假设我有一枝神笔,
我要画一种特别的灭菌兵器,
把地球上伤害人的病毒通通消除掉……
——摘自珠海一小二(8)班朱俣霏的作业
马良有一支神笔,能化腐朽为奇特。假设你能具有马良的神笔,你会画点什么呢?在疫情面前,7岁的小女子朱俣霏给了咱们一个最动听的答复,假设她具有这种奇特的力气,她期望能消除病毒,让世界人民安全健康,期望妈妈能早点下班。
朱俣霏的妈妈魏敬羽是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业室主任。自珠海抗击新冠疫情开端,魏敬羽一直据守在岗,尽管不在临床一线,她为了第一时间了解一线医护人员的感人事迹,不管个人安危,重复收支最风险的一线。每晚11点下班打卡的背面,记载的不止是她在抗新冠路上的职责与斗争,更是女儿小霏等妈妈每晚回家见上一面的期盼。
尽管7岁的小霏不能彻底了解妈妈的作业,但她知道妈妈的繁忙是为了协助更多人。白日,小霏在姥姥的陪同下上课、完结作业、操练钢琴,而到了晚上,小霏硬撑着耷拉下来的眼皮,等候夜归的妈妈。记者问小霏,想妈妈的时分会怎样做呢?小霏想了想,答复说:“我会看看妈妈医院的微信大众号,由于我知道那里的文章都是妈妈写的。”
朱俣霏写下的诗
小霏的姥姥介绍,当天教师在上网课的时分安置了一份写作作业,标题是“假设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用来画什么呢?”,小霏侧头想了一会,规矩地坐在桌前构思、动笔。等姥姥忙完家务,小霏也写好了,兴奋地把作业拿给姥姥看。 “姥姥,其他叔叔阿姨捐口罩捐物资,我‘捐诗’可以吗?我想把这份作业送给妈妈,送给妈妈医院里去湖北的医师哥哥、护理姐姐!”
姥姥把作业拿过来一看,登时眼眶湿润了。“孩子真的很明理,尽管咱们都没有怎样跟她说过关于新冠病毒的工作,但她每天做完作业都要看看新闻,想多了解一些妈妈,更接近一些妈妈。”姥姥说,小霏看到新闻里社会各界都在为医护人员爱心捐献,她也想尽一份心意,向白衣战士们问候。
“尽管我的妈妈不是医师,也不是护理,但她是和医师护理相同的天使!”小霏认真地说,“假设我真的有一枝马良的神笔,那么我期望去湖北救人的哥哥姐姐们能快点回珠海,妈妈也能早点下班,我想跟妈妈一同吃饭。”
来历:羊城晚报•羊城派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达 通讯员 钟碧嘉
职责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