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饮食健康网健康资讯正文

德国也悄然走上集体免疫不归路有一个条件咱们都疏忽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5-05 12:39:17  阅读:8577+ 来源:腾讯健康作者:责任编辑NO。魏云龙0298

近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决定分阶段解除因疫情采取的防控措施,从4月20日起重开部分商铺,5月4日起允许中小学逐步复课。而德国医疗卫生协会(DGKH)的一份评估报告称,德国“群体免疫”效果初现[1]。

(图片来自:新华社官微)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有疑问:德国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现一向积极,怎么就成了群体免疫呢?本文,我们就来梳理一下,德国到底做了什么,以及群体免疫该如何正确理解。

德国医疗卫生协会(DGKH)的报告称[1],目前该国正处于防控第一阶段,以阻隔和延缓疫情扩散、防止卫生系统不堪重负为目的,采取了社交隔离的措施。

第二阶段为初步放松隔离,同时确保卫生环境和卫生行为。

第三阶段为取消隔离,继续保持卫生环境。

第四阶段为公众生活完全恢复正常。

而目前,德国的解除封控措施正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

德国联邦卫生部发布的一个小视频,很好地阐述了该国的防疫策略[2]:

在累计感染总人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积极的防疫措施,尽可能让人群在时间上分散感染,从而避免现有感染人数超出医疗系统的承受上限。

简单说就是,让感染总人数分散在不同的时间点上,避免大量感染者一股脑地涌入医院,进而导致医疗系统崩溃

我们从视频中截取了两张前后图片,图中的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当前感染人数,橙色部分面积代表累计感染总人数,白色虚线为医疗系统上限。

具体来说,图1展示了疫情初期的情况,感染人数剧烈增长,超出医疗系统上限;图2则代表,跟着时间推移,借助积极的防疫措施,在现有感染人数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

(图片来自:德国联邦卫生部)

那么,德国采取了哪些“积极”的防控措施呢?

1.主动排查密切接触者,找出无症状感染者。调查人员主动排查、联系已知病患的密切接触者,发现了相当数量的无症状感染者,并对他们下达了居家隔离令。

2.警方介入每日“查岗”,严格执行居家令。即便是无症状或轻症感染者,新冠病毒在他们的咽喉部也有相当高的浓度,具备一定的传染力[3]。因此,德国针对已知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在彻底排除其感染的可能性前,也要求强制居家隔离。卫生局和警方每天会通过各种手段“查岗”:一方面是密切观察隔离者的健康状况,必要时能及时送入医院;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监督隔离者遵守命令。

根据德国的防疫法规,违反居家隔离令者,依照情节轻重,最高可处5年监禁以及数万欧元的罚款;如果违反隔离令者还造成了传染他人的后果,检察院会以过失伤害罪、过失杀人罪提起公诉。

目前在德国,包括居家隔离、出门戴口罩等防疫措施,已成为生活常态[4]。

(戴口罩成了德国的新常态。图片来自:德国联邦卫生部[4])

3.努力执行"拖字诀"、不放弃"闷字诀"。在整个欧洲,德国是医疗资源储备最充沛的国家,目前足以应付新增的重症病例。

3月份,德国就着手协调全国工业界,调配一切资源,全力生产呼吸机等医疗器材。

同时,德国要求全国医院推迟一切非必要的手术及治疗,尽可能多地腾空病房;并且采取激励措施,医院每新增一张重症病床,都能获得财政奖励。正因如此,与其他几个国家相比,德国的人均重症病床数量是最高的[5]。

所以,德国才敢谨慎地采取折中的方法,将病毒对经济的杀伤力控制到最小,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开放社会,允许病毒的传播速度相应加快,有目的地去调控。

4.把高危人群保护起来。如封闭养老院,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严格居家工作,让其他相对健康的人群先免疫起来。随着整个群体的免疫力增加,病毒传播的速度自然放慢,整个社会的自由度会慢慢的高,大部分人逐渐就感觉不到有限制了。

在这些举措下,德国正在走向事实上的群体免疫。4月10日,德国波恩大学的科学家宣布,在对疫情严重的小镇冈格尔特(Gangelt)的抽样调查中,有大约15%的居民已经感染新冠病毒,有研究称小镇“正在群体免疫的路上”[6,7]。

至于曾被全球舆论指责“在新冠病毒面前躺平”的瑞典,该国驻美大使Karin Ulrika Olofsdotter 于4月26日称[8],瑞典将在未来几周实现群体免疫。“斯德哥尔摩大约有30%的人口已达到了免疫水平,最早将在下个月实现群体免疫。”

群体免疫的概念其实是,群体中每个个体的免疫力总和,其水平高低决定了群体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

当一个群体对某个传染病产生免疫的数量,达到了一定的比例,就能保护这个群体免受该传染病的侵害,这个概念叫“群体免疫屏障”。

形象地说就是:体内有免疫力的人像一堵墙,将没有免疫力的人与病毒隔开。人群中,有免疫力的人比例越高,这堵墙就越厚实

而建立一种传染病的群体免疫屏障,并不像大家理解那样,就是简单粗暴地任由病毒肆虐人间。

01 要想实现群体免疫,需要多少人被感染?

我们大家都知道,传染病有个叫“R0”的指标,也就是传播系数。R0越高,传染病的防控难度越大,要想建立群体免疫也就越不容易。

科学家一般通过流行病学数学模型,来估算群体免疫所需免疫的人口比例。比如,麻疹的R0为16,估算后得出,需要93.75%的人口产生抗体,才能建立预防麻疹的群体免疫。当然,麻疹是有疫苗的。能够理解为,给93.75%的人注射疫苗,基本就能实现全人群的免疫。

新冠病毒的传播系数R0基本公认为2~3[9],也就是说,一个新冠肺炎患者或感染者,平均会传染2~3个人。据此估算出来的需要实现群体免疫的人口比例可能会在60%~70%[10]之间。但这只是一个估算值,还没有经过研究证实。

02 群体免疫屏障,并不能保你一生平安

《细胞》杂志的一篇综述指出[11],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并不总是诱发长期抗体反应,简单理解就是:跟着时间推移,被感染者体内的抗体滴度会下降,痊愈一段时间后,若再次暴露于同一种病毒,是有可能出现二次感染的

此项研究还指出,感染SARS(非典)和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的人,抗体滴度通常会在2~3年后下降,也就是说,再次感染这两种冠状病毒的风险增高。

新冠病毒也是冠状病毒的一种,它会和人类的免疫系统如何相互影响,还有许多未知之处。例如,我们还不知道它会不会像其他冠状病毒一样,在被感染人群中激发长期免疫。

03 特效药和疫苗还没诞生前,群体免疫就是个谎言!

针对新冠病毒,目前试验的备选药品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包括之前被寄予厚望的瑞德西韦。而疫苗的研制周期至少需要6个月。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如果不能做到全民接种疫苗或百分之百获得抗体,那么,在正常的社会活动下,根本无法阻止新冠病毒绵延不断地传播。

如果要等待疫苗和特效药在手后才解封,社会停顿还将延续至少几个月。这不管对于哪个国家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社会和经济损失。

因此,欧美国家或明或暗所进行的群体免疫,也许真的是无奈之举

总结一下,目前已知4个前提条件:

1.新冠病毒有着较高的传染率;

2.在充足的医疗资源支撑下可维持中低死亡率;

3.疫苗和特效药暂时无法获得;

4.社会停摆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

根据这4个条件可以预见,欧美各国将在疫情发展到可控后,逐步分阶段“解封”。

必须承认,每个国家有着独特的国情,比如瑞典宪法和政治制度规定,瑞典政府不能独自完成决策程序。而出于社会、经济、国际交流等方面的考虑,很多国家也都做出对自己最合适国情的抗疫决策。

还有一点必须强调,群体免疫是有前提的:医院要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救治,也就是控制住伤亡。因此,德国现在的谨慎折中方法,保护高危人群,逐步开放社会,或许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线。

但也要注意,自从4月20日决定部分解封,德国人像完全“恢复了正常生活”,许多人没有戴口罩就上街,人与人之间保持1.5米距离的规定也不再遵守。这些现象让一直态度平和的总理默克尔勃然大怒。她在基民盟召开的主席团会议上明确表示,自己很不高兴,部分地区的做法风险太大,可能会让疫情重新扩散,目前的良好防控局势可能会翻盘。

(德国官方时刻提醒民众,戴口罩真的很重要。图片来自:德国联邦卫生部官网[12])

回到我们国家,目前绝大部分地区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外部输入型防疫压力。因此,当务之急是,每个人还应当对病毒存有戒备之心,谨慎地预防感染。大家还是应保持“社交距离”和逐步数字化的社会活动,比如远程办公等。

审稿专家:黄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教授

参考文献

[1]https:///gn/2020/04-22/9164950.shtml

[11]The Novel Coronavirus Outbreak: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Don't. Cell. 2020 Mar 19;180(6):1034-1036.

[12]https://www.zusammengegencorona.de/informieren/masken-mund-nasen-schutz-kann-bei-der-eindaemmung-der-epidemie-hilfreich/

【主创团队】

编辑:张杰、张广有

排版:王中强/运营:郑敏群、赵亚楠

统筹:张宁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