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饮食健康网健康资讯正文

黑闸子是什么 飞机黑闸子工作原理知识扫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8-02-06 22:25:24  阅读:7335+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李冰冰

马航MH370客机失联已经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了,消息是马航MH370黑匣子发出的信号被接收到,失联飞机的大致位置已被确认,该消息也成为尽力的焦点。其实每当空难事故发生后,飞机往往解体,甚至被烈火烧毁。人们到现场救援的时候,总是会寻找一个东西,它的名字就是被誉为空难“见证人”的黑匣子。那么黑闸子是什么?其工作原理又是怎么样的呢?相信很多朋友都充满了这样的疑问,以下百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解读下。

黑闸子外观

黑闸子是什么?

黑匣子学名叫“飞行记录器”(Flight Recorder)。客机上安装的飞行记录器有2台,一台是飞机数据记录器(FDR),负责记录飞行时间、速度、高度、飞机舵面偏度、发动机转速等数据;另一台是座舱话音记录器(CVR),负责记录机上空勤人员的对话、机上与地面的通话,以及机舱里的各种声音。黑匣子的外壳呈现明亮的桔红色并配有发光带。

大多数的客机、军用飞机上安装的黑匣子有两种。

是称为飞机数据记录器(FDR)的黑匣子,专门记录飞行中的各种数据,如飞行的时间、速度、高度、飞机舵面的偏度、发动机的转速、温度等,共有30多种数据,并可累计记录25小时。起飞前,只要打开黑匣子的开关,飞行时上述的种种数据都将收入黑匣子内。一旦出现空难,整个事故过程中的飞行参数就能从黑匣子中找到,人们便可知道飞机失事的原因。

另一种称为飞行员语言记录器的黑匣子(CVR),就像录音机一样,它通过安放在驾驶舱及座舱内的扬声器,录下飞行员与飞行员之间以及座舱内乘客、劫机者与空中小姐的讲话声,它记录的时间约为2个小时,录完后,会自动倒带从头录起,若发生空难,之前的两个小时会被完整保留,并持续发出讯号,直到断电为止(记录器所提供的电力足够发出信号30日)。

黑匣子不是黑色的,为什么叫黑匣子?

在驾驶座机舱内装设声音纪录器的构想在1954年首度提出,当时飞机内所有的电子仪器都是放置在大小、形状都统一的黑色方盒里,而声音纪录器则放在最坚固的黑色方盒中。美国民航局在1957年规定,凡是重量超过9.吨以上的飞机都必须装设这些加强保护的飞行纪录器。8年后,航空局决定将这“黑匣子”漆成“橙红色”(或橘色),这样在飞机失事的时候,外表醒目的“黑匣子”就会比较容易被找到。到1965年,几乎全世界的每一家航空公司都改用橘色的飞行纪录器,但仍沿用“黑匣子”这个名称。

黑匣子的历史由来

“黑匣子”是一位墨尔本工程师在1958年发明的。1908年,美国发生了第一起军用飞机事故。此后,随着飞行事故不断发生,需要有一种追忆事故发生过程原因的仪器。二战期间,飞行记录装备仪器在军用飞机上应用,后来又用到民航飞机上。飞行记录仪之所以被称为“黑匣子”可追溯到1954年,当时飞机内所有的电子仪器都是放置在大小、形状都统一的黑色方盒里。

由于现代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对于飞机而言,人们开始主张直接通过向地面无线传输数据信号并记录,而不再使用飞行记录仪,因此今后黑匣子的名字将回到地面。例如汽车数据黑匣子。1987年(巴伦支海上空手术刀事件),挪威上空一架军用飞机发生爆炸,飞机坠毁,飞行员身亡。挪威当局赶到出事现场,从飞机残骸和飞行员的尸体中,辨认出这是一架某大国的军用侦察机。挪威向某大国提出抗议,某大国矢口否认。后来,挪威找到了飞机上的黑匣子,从黑匣子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揭露了真相。苏联在铁的证据面前只好认错。

飞机黑闸子工作原理

黑匣子呈正方形,用特殊合金制成,黑匣子通常安装在机尾。因为,科学家通过对多起飞行事故分析,发现飞行器的机尾部分不容易损坏,所以黑匣子安装在机尾。另外黑匣子本身也能够承受一些恶劣环境,主要包括:可承受1100°C的高温半小时之久,还可承受飞机爆炸时的猛烈撞击,另外还可承受6000米深水压,而且不怕海水长时间的浸泡。

黑匣子安装位置图解

黑匣子上是没有无线电发送装置的,在陆上坠机的话,黑匣子提醒人们注意的只是它桔红色的明亮外壳、以及外壳上的发光带。

黑匣子唯一能对外发出信号的部件叫做水下信标(ULB),水下信标在遇水后启动,每秒发一次频率为37.5KHz的声波信号(注意是声波信号),可持续工作30天。

黑匣子在水下发出的声波信号只能由声纳在水中进行探测,但由于黑匣子的水下信标体积小、功率也小,一般情况下,舰载声纳最大大约能接收到数公里范围以内的黑匣子声波信号,小型手持式声纳的有效探测范围则只有数百米。

黑匣子水下搜寻

以上就是百事网小编为大家汇总介绍的飞机黑闸子工作原理知识扫盲,相信通读本文后,您会对飞机黑闸子是什么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