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饮食健康网健康资讯正文

腔隙性脑梗塞 怎样才能预防它的发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8-04-06 17:58:20  阅读:2325+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伊能静

  所谓腔隙性脑梗塞也就是腔隙性脑梗死,这是一种对患者健康危害非常大的疾病,因此一定要加强重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病原因,了解一下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表现,看看腔隙性脑梗塞有哪些防治措施。

  腔隙性脑梗塞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的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管腔闭塞,形成小的梗死灶。据统计其发病率相当高,占脑梗死的20%~30%。常见的发病部位有壳核、尾状核、内囊、丘脑及脑桥、少数位于放射冠及脑室管膜下区。在这些部位的动脉多是一些称为深穿支的小动脉,它们实际上是脑动脉的末梢支,又称终末支。由于深穿支动脉供血范围有限,所以单一支的阻塞只引起很小范围脑组织的缺血坏死,即形成所谓的腔隙。腔隙性脑梗死为直径0.2~15毫米的囊性病灶,呈多发性,小梗死灶仅稍大于血管管径。坏死组织被吸收后,可残留小囊腔。

  腔隙性脑梗塞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因此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才能够避免它的发生,下面我们来看看腔隙性脑梗塞有哪些预防手段。

  预防

  1.预防性治疗

  对有明确的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和颈动脉狭窄等应尽早进行预防性治疗。可给予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噻氯匹定,对脑卒中二级预防有肯定效果,推荐应用;长期用药要有间断期,出血倾向者慎用。

  2.针对可能的病因积极预防

  (1)应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

  因为血压过高,易使脑内微血管瘤及粥样硬化的小动脉破裂出血;而血压过低,脑供血不全,微循环淤滞时,易形成脑梗死。所以应防止引起血压急骤降低,脑血流缓慢,血黏度增加,以及血凝固性增高的各种因素。

  (2)积极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患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们要积极治疗。

  (3)注意精神心理卫生

  许多脑梗死的发作,都与情绪激动有关。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适度的体育活动有益健康。避免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暴饮、暴食。以低脂肪低热量,低盐饮食为主,保证足够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及微量元素。饮食过饱不利于健康,禁食霉变食品、咸鱼、冷食品等。

  (5)小心温度变化

  中老年人特别是体弱多病者,要特别小心气温骤变,气压、温度明显变化以及严寒和盛夏季节,避免发病。

  (6)关注脑血管病的先兆

  如突然感到眩晕,摇晃不定;突发的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感麻木,软弱乏力,嘴歪,流口水;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等。

  病因

  1.高血压

  高血压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率为45%~90%。长期高血压造成脑内小动脉血管壁变性,使得管腔变窄,在某种血流动力学因素或血液成分变化的诱因下发生小动脉的闭塞。腔隙性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尤其是慢性高血压超过21.3/12.7kPa(160/95mmHg)时。且舒张压升高对本病的影响作用更明显。

  2.动脉硬化

  腔隙性脑梗死与动脉硬化紧密关联。有观测证实基底节、内囊区腔隙病灶的供血动脉有严重的脑动脉硬化改变,即节段性的动脉结构破坏、纤维素样坏死或血管坏死。也有人发现髓质动脉中明显的改变是管壁的透明样变,及血管管腔的狭窄,各脑区腔隙性梗死的频度与动脉硬化的程度成正比。

  3.糖尿病

  糖尿病可导致远端肢体、肾脏、视网膜、周围神经和脑神经的小动脉梗死性病变,糖尿病时血的凝固性和黏度增高、血小板黏附性增强,但糖尿病对脑的小血管病变的作用尚未明确定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糖尿病是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尚缺乏糖尿病和腔隙性脑梗死有联系的证据。研究也仅确认糖尿病与多发性的腔隙性脑梗死有关,而与单发的无关。

  肾上腺素能受体是什么呢,在我们生活中想必大家对于肾上腺素能受体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吧,那么大家知道肾上腺素能受体药物是什么呢,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是一种介导儿茶酚胺作用的组织受体,它是一种蛋白质偶联。根据对去甲肾上腺素的不同反应,分为肾上腺素受体和β受体。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比肾上腺素更敏感,肾上腺素对β受体的作用更为敏感。

  皮肤、肾、胃肠的血管平滑肌以α受体为主,骨骼肌、肝脏的血管平滑肌以及心脏以β受体为主,还有主要分布在肾及肠系膜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某些区域的多巴胺肾上腺素能受体。

  定义

  肾上腺素能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在接受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各种器官中存在。

  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反应的受体,被称为肾上腺素能受体。它的化学性质是不明确的。

  分类

  用对药物反应的方法,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分为α及β两个类型。肾上腺素对α及β两型受体均起作用,而去甲肾上腺素主要对α型起作用。α型受体所引起的反应为血管收缩、瞳孔扩散等,α受体可被dibenamine、麦角毒等α阻断药所抑制。

  β受体所引起的反应为支气管扩张、血管扩张等,β受体可被3,4-dichloroisoproterenol(D-CI)等阻断药物所抑制。

  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分为α和β两类。α受体分α1和α2,β受体分β1、β2和β3。

  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

  一、胆碱受体能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称为胆碱受体(cholinoceptor)

  可分为两类

  1.毒草碱型受体

  能与毒蕈碱(muscarine)特异性结合并被激动的胆碱受体称为毒草碱型受体(muscarinic receptor,M受体),主要位于节后胆碱能神经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按照药理学特点,M受体至少可分为M1、M2、和M3等亚型。Hl受体主要分布于神经组织和腺体细胞;M2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组织:M3受体主要分布于平滑肌和腺体细胞。哌仑西平能选择性阻断Ml受体,阿托品对M1、M2和M3受体均能阻断。M受体属G-蛋白耦联受体。

  2.烟碱型受体

  能与烟碱(nicotine)特异性结合并被激动的胆碱受体称为烟碱型受体(nicotinereceptor,N受体),主要分布在神经节细胞膜和骨骼肌细胞膜上,其中神经节细胞膜上的N受体为N1受体,能被樟磺咪芬选择性阻断;骨骼肌细胞膜上的N受体为N2受体,能被简箭毒碱选择性阻断。N受体属于含离子通道的受体。

  二、肾上腺素受体

  能与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adrenaline,AD;epinephrine)结合的受体称为肾上腺素受体(adrenoceptor),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可分为。α肾上腺素受体和β肾上腺素受体。

  1.α肾上腺素受体

  简称α受体,根据特异性激动剂和阻断剂不同,又可分为两种亚型。凡能被去氧肾上腺素激动,并为哌唑嗪阻断的α受体称为α1受体,主要存在于血管、瞳孔开大肌、胃肠及膀胱括约肌等处;凡能被可乐定激动,并为育亨宾阻断的α受体称之为α2受体,主要存在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突触前膜,也存在于血管等处的突触后膜。

  2.β肾上腺素受体

  简称β受体,可分为β1和β2两种亚型。βI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组织中;β2受体主要分布于支气管、血管平滑肌细胞上。

  生理效应

  机体的多数器官都接受两类神经(胆碱能纤维和肾上腺素能纤维)的双重支配,而这两类神经兴奋时所产生的效应又往往相互拮抗。当两类神经同时兴奋时,则占优势张力(predominant tone)的神经的效应通常会显现出来。如窦房结,当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可引起心率加快;当胆碱能神经兴奋时则引起心率减慢,但以后者效应占优势。如两类神经同时兴奋时,则常表现为心率减慢。

  4.栓子

  (1)心源性栓子

  风湿性心脏病或非风湿性心脏病的附壁栓子脱落。

  (2)动脉源性栓子

  包括有或无溃疡的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肉性血管病、夹层动脉瘤的血栓脱落。尤其是升主动脉、颈动脉中粥样硬化斑脱落形成的栓子,是引起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5.其他因素

  高脂血症、高黏血症、吸烟、饮酒和脑局部血流改变等因素对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

  腔隙性脑梗塞大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出现偏瘫等局灶体征。也有少数临床无局灶体征者,或者仅表现为头疼、头晕。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表现决定于腔隙的独特位置,具体介绍如下。

  1、运动性轻偏瘫

  为腔隙综合征中常见类型,占60%。产生轻偏瘫,而不伴有失语、感觉障碍或视觉缺损。病灶多在对侧放射冠、内囊、桥脑或延脑。

  2、感觉性卒中

  也是常见腔隙性脑梗塞类型。病人主诉一侧面部与肢体有麻木、牵拉、发热、针刺与沉重感。无偏瘫、偏盲或失语等。检查时多为主观感觉体验,极少有客观感觉缺失体征。感觉在正中线无交叉,病灶在对侧丘脑腹外侧核。

  3、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

  表现为严重的构音障碍,可伴有吞咽困难,病灶对侧偏身共济失调,上肢重于下肢,无力与笨拙,手的精细运动欠灵,指鼻实验欠稳;可伴有中枢性面瘫、舌瘫与锥体束征。病灶在桥脑基底部上、中1/3交界或内囊膝部及前肢。

  4、济失调性轻偏瘫

  共济失调和无力,下肢重于上肢,伴有锥体束征。共济失调不能完全用无力来解释。病灶多在对侧放射冠汇集至内囊处或在桥脑基底部皮质桥脑通路受损。

  5、感觉运动性卒中

  表现为感觉障碍比瘫痪重。是丘脑腹外侧腔隙累及邻近内囊后肢,而在纯感觉卒中基础上加上中等度偏瘫,以后病情好转时仅遗留纯感觉性卒中。

  治疗方法

  溶栓治疗

  即发病后3~6小时以内进行。可静脉给药溶栓,也可动脉给药溶栓,动脉溶栓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常用药物有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治疗脑梗塞的主要危险性和副作用是颅内出血,心源性栓塞脑出血的机会更高。

  抗凝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必须作凝血检测。主要的副作用是出血,其中低分子肝素较普通肝素更安全。

  降纤治疗

  作用是增加纤溶系统活性和抑制血栓形成,达到治疗脑梗塞的目的,常用药物有降纤酶、东菱精纯克栓酶及蝮蛇抗栓酶等。发病24小时内使用。用药过程中应检测纤维蛋白原等。

  血液稀释疗法

  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治疗脑梗塞的方法,目的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和补充血容量不足,常用药物有低分子右旋糖苷和706代血浆等。

  结语:以上就是关于腔隙性脑梗塞了,这种疾病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而它的治疗是非常复杂的,因此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在生活中加强对疾病的预防,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对身体的调理,这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生活。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