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饮食健康网健康资讯正文

耳朵也能预防头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8-04-08 17:06:29  阅读:383+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刘梦君

  中医学认为,人的耳朵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人体的每一个器官和部位在耳朵上都有相应的代表点——穴位。经常按摩耳朵,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功能的作用,对预防和缓解头痛、神经衰弱、高血压以及耳聋等都有较好的效果。

  上拉耳廓

  用右手绕过头部拉住左耳郭上沿向上拉20次,再用左手以同样的方法拉右耳郭20次。

  下拉耳垂

  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耳垂向下拉,手法由轻到重,每次15-20下。

  推摩耳根

  食指放在耳前,拇指放在耳后沿耳根由下向上推摩,每次40-50下。推后感觉耳部发热,面部、头部也会有发热的感觉。

  按摩耳轮

  双手握空拳,用拇指和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按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按摩耳朵时动作要轻柔,以不感觉疼痛、耳郭发红发热为限,每次3-5分钟。清晨起床和晚上睡前各做一次,长期坚持,可见效果。

  但耳部有慢性炎症、皮炎、冻疮等疾病时不要按摩。

  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程长,反复发作,对患者身心危害较大。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反复出现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性溃疡,局部灼热疼痛。

  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口疮”、“口糜”范畴。口疮虽生于口,但与内脏有密切关系。中医学认为,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肾脉连咽系舌本,两颊与齿龈属胃与大肠,任脉、督脉均上络口腔唇舌,表明口疮的发生与五脏关系密切。《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口疮之火,不独责之于心。平时忧思恼怒,嗜好烟酒咖啡,过食肥甘厚腻,均可致心脾积热、肺胃郁热、肝胆蕴热,发为口疮多为实证;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发为口疮多为虚证;年老体弱,劳倦内伤,损伤脾胃,可致中焦枢纽失司,上下气机不通,上焦之阳不能下降,下焦之阴不能上行,心火独盛,循经上炎,也可发为口疮,此多为虚证。正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所说:“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胃火上行独燎其面”。

  治疗口疮要分虚实,辨脏腑,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疗效。口疮临床见证颇多,其中以心脾蕴热和虚火上炎最为多见。临床辨治体会如下:

  虚火上炎证

  主要表现为口疮反复发作,疼痛不堪,溃疡表面覆盖白苔,中间基底部凹陷,四周略隆起,色不红,气短乏力,烦热颧红,口干不渴,小便短赤,舌尖红苔少或有裂纹,脉略细数。证属肝肾不足,虚火上扰。治宜养阴生津,滋阴降火。方用自拟滋阴疗疮汤:生熟地各15g,北沙参15g,山萸肉10g,山药10g,丹皮15g,泽泻15g,茯苓20g,知母10g,黄柏10g,麦冬15g,当归10g,生黄芪15g。

  心脾蕴热证

  主要表现为舌尖、舌边、舌面,或齿龈,或两颊部口疮反复发作,溃疡表面覆盖黄苔,中间基底部凹陷,四周隆起,红肿热痛,口苦口臭,心烦燥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滑。证属心脾热盛,肌腐生疮。治宜清热泻火,生肌疗疮。方用自拟泻心疗疮汤:黄芩15g,黄连5g,大黄10g,赤白芍各15g,莲子心3g,生甘草5g,虎杖15g,炒栀子10g。

  治疗体会

  1.口疮多为火热之证,当分虚实。若患者是青年,口疮剧痛,犹如火灼,口苦口臭,便干尿黄,为实热实火。治当清热泻、解毒止痛;若患者年老体弱,口疮隐隐作痛,咽干舌燥,烦热或五心烦热,舌红少津,为虚热虚火,治宜养阴生津,清降虚火。

  2.局部治疗和整体治疗相结合可提高疗效。口疮部位在口腔,除辨证施治、整体调节治疗外,尚需局部用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口疮局部。临床常用梅花点舌丹、西黄清醒丸、六神丸等药,令病人少量多次含服,以缓解局部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提高治疗效果。

  3.黄芪、甘草是治疗口腔愈合的良药。黄芪补气固表,有敛疮生肌收口之效,最适用于口腔溃疡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生甘草有清热解毒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有类激素样作用。故不论口疮属实火虚火,在辨证论治的处方中酌情加入生黄芪和生甘草,可减轻口疮疼痛,促进溃疡愈合。

  4.保持大便通畅是治疗口疮的关键。口疮多为脏腑之火上炎,熏蒸口腔黏膜而病。治疗口疮用生地养阴生津以灭虚火,用虎杖清热泻火以灭实火。临床研究表明,大剂量生地黄有养阴生津、润肠通便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虎杖含有蒽醌类化合物如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等,具有显著的泻下通腑作用。口疮患者服药后二便通畅,火热下行,引起口疮的实火与虚火随二便排出,口疮自然会愈合。除药物疏通二便以外,还应嘱咐患者要多喝白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二便通畅,少烟少酒,少吃辛辣油炸食品,减少火热的来源。同时注意口腔卫生,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也是预防口腔溃疡复发的重要措施。

  最新资料显示,“红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神经麻痹,严重时引起四肢瘫痪等症状。目前有很多人在出现“红眼病”症状时自行用药以期缓解症状,殊不知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眼药水很多都是只具有润滑作用的抗疲劳眼药水,对“红眼病”没有任何疗效,结果还可能会导致症状加重。

  眼科专家提醒,一旦发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诊。在正规医院确诊之后,再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因病施治。治疗应以抗病毒为主,3—4天即可见效,病程为两周左右。抗病毒眼液如氯霉素眼药水,抗生素眼膏如环丙沙星、四环素等对“红眼病”都有疗效,但应避免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自行用药。

  预防“红眼病”,首先要避免与患者接触或使用其用过的毛巾、玩具等,公共场所的毛巾、手帕等也最好不要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于洗手,外出或接触公共设施后更应注意手部的彻底清洁热爱游泳的朋友们可以佩戴游泳镜,以防泳池未经充分消毒而引发眼部感染,并且使用前后要注意泳镜的清洁消毒,以免细菌或病毒附着引起间接感染经常使用公用电脑的人要注意及时洗手,尽量不用手揉眼睛在公共场所,尤其是学校、幼儿园、工厂、医院等集体单位,洗漱用品应做好消毒工作如果家里养有宠物,最好不要让孩子与宠物过于亲密,以防带有病菌的宠物传染孩子。

  眼科专家表示,“红眼病”患者治疗期间,千万不要遮盖患眼,因为遮盖患眼后,眼睛分泌物不能排出,会增加眼局部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细菌或病毒繁殖也不要因为眼睛有焦灼感而采用热敷,正确的方式是冷敷要注意保持眼部卫生,防止交叉感染,积极配合治疗,不能间断。因为治愈后免疫力低,所以在症状完全消失后,最好再巩固治疗一周左右,避免反复感染发作。

  另外,眼科专家特别提醒,患者单眼发病时,尤其要注意另一侧眼睛的感染。具体做法是点眼药前要做好手部清洁,点完也要洗手,避免自行传染眼药水瓶盖取下后要反方向放,避免眼药污染点药时药瓶要离开眼睛,避免病菌感染另一侧眼睛和交叉感染。

  从中医来看,“红眼病”是由于感受风邪热毒,侵袭人体眼部引起,所以患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食油腻,尽量忌食烟、酒、海鲜、火锅、麻辣串等辛辣刺激食品饮料。

  中医小药方要选择性使用

  病轻者,为风热上攻。症状为眼红、痒痛交作、畏光流泪、怕热、目中干涩有异物感、眼分泌物黄白而结。治当疏风散热,佐以解毒。

  药方银花、连翘、野菊花、夏枯草各15克,竹叶、薄荷、杜梗、大力各9克,芦根18克,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

  病重者,为火毒炽盛。症状为一眼或双眼满目发红,甚至出现小出血点,胞肿明显,眼痛头痛,眼分泌物多而黏结,或流淡血水,眼中灼热,怕光。治宜泻火解毒。

  药方柴胡、板蓝根、野菊花各15克,黄连、黄芩、陈皮、大力、薄荷、僵蚕、升麻、大黄各9克,元参12克,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数剂可愈。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