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饮食健康网健康资讯正文

应该怎样预防感冒 保养吃药需注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8-04-10 02:25:44  阅读:195+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沈丹萍

  天气转凉,伤风感冒的人也多了起来,如何预防感冒?某专家主任介绍,秋季多发感冒,尤其是老人和小孩,主要是由于“秋凉”引起的,再加上天气干燥,感冒病毒很容易侵袭,这时候预防感冒主要通过药物,同时还要注意日常保养。

  感冒通常是一种病毒性疾病,症状轻的不需治疗,只要多喝水、多休息,经过5—7天大多可以自愈。专家介绍说,目前感冒的症状大多表现为发热、流鼻涕、口干咽痛,少数人因感冒日久而引起咳嗽、吐黄痰等并发症。临床上用药的主要原则是对症治疗。

  专家指出,如果是伤风感冒,可服用双黄连冲剂等中成药,如果是单纯性病毒感染,可服用板蓝根冲剂或者抗病毒药物。平时体质较弱容易感冒的人,和感冒一周后仍有鼻塞、咽喉痒、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的人,还可服用些维生素C。但最好不要使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只能抑制或杀灭相应的敏感细菌,而且往往有一定的副作用。

  还应注意的是,感冒引起发烧不可滥用退热药,成人发烧在38.5摄氏度以下时没必要服用退热药。除了平时患有慢性病或年老体弱者需要输液外,中青年人以及平时身体状况较好者感冒,一般没必要输液,原则是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只要多喝水保证休息就可以很快恢复。但如果出现感冒以外的症状,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此外,想要知道如何预防感冒,那么日常的保健也是不可缺少的。加强身体锻炼,经常到室外吸收新鲜空气;合理饮食,大蒜、大葱、姜、食醋等,都是预防感冒的常用食品;做好个人卫生,防止感冒病毒入侵。

  症状

  慢性肠胃炎是最常见的症状是胃部疼痛和饱胀感,尤其在饭后症状加重,而空腹时比较舒适。每次进食量虽不多,却觉得过饱而不适,常伴有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现象。由于进食少、消化不良,可产生营养不良、消瘦,贫血和虚弱。一些病人还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紧张、心情烦躁、失眠、心悸、健忘等,这些现象反过来又可加重慢性胃炎的胃部症状,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复杂,不易治愈。

  做胃液分析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胃酸往往正常或略低,而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明显降低,并可伴有贫血(血色素低于正常)。胃镜检查加胃活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是浅表还是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时还可取胃活组织做一种检测,看是否存在着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一般来说,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单纯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预后是良好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往曾被认为是胃癌前奏(癌前病变),现在看,这种认识有失偏颇。但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确有一定关系,其根据是:

  1.研究证明,对萎缩性胃炎胃镜取材活检,伴有“结肠型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这两种胃粘膜病变者,有可能发展成胃癌,这已是公认的事实。

  2.流行病学调查,在胃癌高发地的人群中,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高。

  3.病理检查发现,胃癌周围的粘膜中,萎缩性病变多见。中、重度萎缩性胃炎,特别是萎缩性胃炎伴有病理检查上的结肠型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属于癌前病变,如不积极治疗、合理调养,比较容易诱变为胃癌。

  因此,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定期做胃镜复查:一般的慢性萎缩性胃炎3年复查1次,伴有不完全性结肠型肠上皮化生伴轻度不典型增生者1年1次,伴中度不典型增生者3个月1次,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癌变率10%以上)应视为癌变,可予手术切除治疗。只有积极治疗、生活调养、定期复查,才能使病变好转或静止而不发展,从而防止胃癌的发生。即便是病情发展,若能坚持定期复查胃镜,也能及时发现,采取胃病变处的预防性切除或早期胃癌的切除,仍是彻底的根治方法,效果还是很好的。因此,只要做到积极治疗、生活调养、定期复查,那么,主动权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样看来,慢性萎缩性胃炎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慢性胃炎的治疗

  1.消除病因去除致病因素,如戒烟茶酒,避免对胃粘膜有刺激的食物和药物;如胃镜检查发现明显胆汁返流者,可服用胃复安和胆酪胺治疗。

  2.药物治疗①缺胃酸或低胃酸者可服取用1%稀盐酸和胃蛋白酶合剂。②高胃酸者可服用氢氧化铝凝胶、胃舒平和甲氰咪胍等。③疼痛发作时可服用阿托品、普鲁本辛和颠茄制剂。④抗菌药物:由于低胃酸或缺胃酸常可使胃内细菌繁,对本病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可短期内选用不易被吸收的抗菌药物口服,如痢特灵、庆大霉素、链霉素等。⑤中成药:香砂养胃九、陈香露和猴菇菌片等,对改善腹痛、腹胀、嗳气、恶心和呕吐等症状有效。③缺铁性贫血者可补充铁剂;有恶性贫血者可注射维生素B12。

  3.手术治疗,胃镜检查所见即使是炎症、糜烂或溃疡,而病理检查发现有癌变可疑者,即应考虑手术治疗。病理检查为胃粘膜轻度间变或肠腺化生者,则不应急于手术,而宜每3~6个月进行X线或纤维胃镜及胃粘膜活检随访。

  11日是第五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控制糖尿病肾病”。可能你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可专家提醒,20%~40%糖尿病患者都可能患上这种疾病,如果没控制住病情,最终会发展为尿毒症。五年以上糖尿病患者应该保证至少半年一次体检,包括验尿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

  50%糖尿病患者不知自己患病

  目前世界上有超过2.4亿的糖尿病患者。由于人口增长、老龄化、城市化、不良饮食习惯,肥胖,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等,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升至3.8亿人。

  我国又是糖尿病大国,继印度之后,成为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国家。尽管发病高,可是糖尿病并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据统计,全世界超过50%的糖尿病患者并没有意识到自身状况,也没有进行治疗。

  20%~40%患者可发生糖尿病肾病

  可能糖尿病肾病这个名词对许多人来讲很陌生,可是姚主任强调,有统计表明约20%~40%的患者可发生糖尿病肾病,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又叫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目前发病原因还不明,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糖脂代谢紊乱及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有关。

  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其中1型糖尿病病人肾病的发生率与糖尿病的病程有关。据了解,患糖尿病20~25年的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为40%~50%。而2型糖尿病病人,也就是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为20%~50%左右。

  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尿常规蛋白多阴性,而尿白蛋白排泄量持续超过正常;在临床蛋白尿期,尿常规蛋白持续阳性,尿蛋白定量>0.5g/24h;如进入中晚期肾衰,则可逐渐出现尿毒症症状,危害患者的健康与生命。

  之所以糖尿病肾病得不到患者重视,这可能与症状不明显有关。因为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患者早期肾功能正常,通常无典型临床表现,因而容易被忽视。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关键,它关系到患者未来的健康与生活。以下几种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早期诊断。

  首先是糖尿病患者有肾病家族史,直系亲属中有肾脏疾的患者;还有糖尿病病程长,确诊糖尿病5年以上的患者;以及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血压升高超过140/90毫米汞柱的患者;血脂异常,包括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升高的患者。满足上述情况之一的患者需定期去医院检查,保证半年一次验尿检查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检查。

  糖尿病患者应多吃粗粮

  如果确诊为糖尿病肾病,首先要有效控制血糖,这是防范各种并发症发生与发展的首要因素。

  患者要从一开始就采取运动、饮食与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以使血糖降至理想范围内并保持长期的稳定状态,以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其次积极降压治疗,因为糖尿病与高血压合并率高,而高血压又可加速糖尿病肾病进展、加重蛋白尿的程度,并使患者易发生肾功能不全。所以糖尿病患者一旦合并高血压,一方面要加强肾功能监测,了解高血压对肾功能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要开展积极降压治疗,将血压将至正常范围。

  最后是饮食控制,患者服用优质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过多可加重肾脏负担,所以要控制蛋白质摄入的总量,尽量少食植物蛋白,可适当补充牛奶、鸡蛋、鱼、瘦肉等动物蛋白。

  一般说来,患者的血肌酐水平越高,蛋白质摄入控制应更严格。

  适当热量低脂饮食,糖尿病肾病热量补充应适当,热量供应不足,可使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等)升高。高钙低磷饮食,糖尿病肾病电解质紊乱以低钙高磷为常见,所以应该要重视饮食的高钙低磷,应禁食动物内脏如肝、肾等,少吃干果。多食用高纤维素饮食,高纤维素饮食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维持人体代谢平衡,应适当吃些粗粮(如玉米面、荞麦面等)及海带丝、蔬菜等。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