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饮食健康网健康资讯正文

天一冷便生病 那是因为保暖还不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8-04-10 03:49:40  阅读:7130+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左小青

  天冷了,与寒冷有关的疾病也在增多,除了咳嗽、感冒之外,冬季还多发关节炎、老慢支、咽喉炎、胃炎、腹泻、冻伤等。其实,寒冷之所以能够引起疾病,与身体的保暖程度不够有关,下面看看身体哪些部位一定要保护好。

  耳朵

  “耳朵冻掉了”?极寒冷地区可能会发生这种现象。耳朵处脂肪层极薄,并血液供给比其他部位少,循环差,肌耳朵轮廓极容易冻伤,出现瘙痒、破烂,甚至溃疡。

  脖子

  脖子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均起到通道作用,一旦受凉,咳嗽、感冒、消化不良、血液循环慢、怕冷等都可能发生。另外,脖子受凉,易发生干咳、咽喉瘙痒、咽炎、恶心等。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因为血管的收缩会出现头晕、呼吸困难、大脑供血不足等。

  后背

  衣物太薄,后背受凉,易发生肩膀酸痛、颈椎病、腰痛,同时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儿童。

  脚部

  脚,距离心脏部位最远,血液供应差,最容易寒冷。而脚部与人体上呼吸道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脚冷,则呼吸道免疫力下降,易被病毒、细菌入侵而生病。甚至脚冷还会引起冻疮、关节炎、下肢麻木等。

  关节(肩膀、膝盖、脚踝、手关节)

  关节灵活,但脂肪层薄弱,易受凉。同时,关节的活动也会出现磨损现象,一旦受凉,加重或诱发关节炎,导致疼痛、红肿、活动不灵便。

  肚子

  天冷会刺激胃肠道痉挛,继而容易发生腹痛、腹泻、胃炎、恶心以及食欲不振。

  大腿

  臀部、大腿处脂肪丰富,但是血液循环差,加之穿着紧身裤、裙子等,容易发生冻伤。

  保暖不一定是多穿衣服

  通常认为保暖是多穿衣物,当然衣物是不可少的,却不是唯一的方法。而且衣物过多、过紧导致血液循环差、运动不方便,也会加重畏寒现象。高热量食物、体育运动、提高所处环境温度、保暖设备等都有御寒保暖功效。

  保暖小妙招

  1.围巾、手套、袜子、口罩、护耳不可少,睡觉时穿袜子,保证脚部温暖。

  2.多穿一件背心。可保护后背、腹部,适用于任何人,尤其是老人与儿童。

  3.抗寒维生素。维生素A提高免疫力,保护血管、呼吸道粘膜,预防皮肤粗糙、指甲断裂;维生素B1、B2提高对寒冷的适应力;维生素C保护血管;维生素E,抗氧化,保护心血管。

  4.泡脚、热水浴、按摩、搓揉等,这些养生手法可以促进血管扩张、血液循环,预防冻疮与冻伤的发生。

  本篇文章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冬季体寒现象常常发生在女性身上,当然多数老人也会出现这类现象。体寒,大家能够想到的解决方法无外乎多穿衣服,但是日常不难发现,一些女性即使穿得再多也会冷。体寒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对身体也存在着伤害。

  体寒总不好伤身体

  易感冒、易生病:体寒怕冷常常会因为寒冷的刺激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冒、咳嗽、腹泻,以及中老年人容易诱发关节痛、慢性支气管炎等。

  精神状态差:容易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睡眠浅,同时容易感到疲惫,没有精神以及四肢酸痛。严重的甚至有恶心的感觉。

  皮肤、脸色受到影响:皮肤干燥、粗糙、易皲裂,脚后跟容易开裂,脸色容易苍白、范紫色,以及手脚容易出现冻疮。

  容易出现疼痛:起床后容易手脚麻木,诱发关节痛、腰痛、头痛以及神经痛等。

  所以,体寒总是得不到改善对人体也存在损伤,而中西医对体寒的认识却不同。

  西医认为是血液循环问题

  西医认为人体血液循环不畅,则容易发生畏寒怕冷现象。如心脏功能衰弱,无法将血液供应到人体各个部位,血液粘稠、血管收缩障碍、血液回流减弱,常常会导致人体的末肢发生血液循环不良。另外,贫血、女性激素变化也会引起体寒。

  中医认为是阳气不足

  传统医学认为阳气有温暖身体、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而阳气不足则容易发生气血无法运行,出现闭症,自然会出现体寒、畏寒、手脚冰冷现象。虽然中西医对畏寒现象的认识不同,但调理方法却类似。

  调理方法殊途同归

  1.保暖,虽然保暖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却是必须要做的。越是畏寒越需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皮肤的冻伤。保暖同时还需要避免紧身衣物对血液循环的影响。

  2.促进气血运行,通过泡脚、泡澡、按摩等方法给身体加热,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调理阳气不足引起闭症。从西医来看,这些方法可以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四肢畏寒现象。

  3.“阳性”食物,冬季多食用性味温的食物,如羊肉、生姜、龙眼肉、板栗等,可以驱寒、补肾阳。同时,注意热量的摄入,热量不足也是导致畏寒的因素之一。但是要避免生冷食物、冷饮等。

  在冬季,女性容易发生体寒现象,而体寒不及时调理给生活、健康带来诸多困扰,虽然中西医对体寒的认识不同,但调理方法类似。

  本篇文章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一波冷空气来袭,让气温骤降,人也因为天冷而变懒惰了。一到冬天,大多数人便放弃了健身,尤其是女性更容易因为寒冷而畏首畏脚。但是,天冷了,不想动了,小心招惹这些疾病。

  冬天不想动,容易招惹疾病

  1.畏寒怕冷

  人体热量可以随着血液运输至手脚,越是畏寒不想运动,血液循环便越慢,处于肢体末端的手脚更容易冰冷,也容易发生冻疮、冻伤问题。

  2.颈椎病、腰椎病

  冬季久坐不动、长期伏案,加之肌肉容易坚硬、血管收缩,破坏了颈椎部位正常的生理弯曲,以及增加了腰椎压力,容易引起颈椎病、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等。

  3.心脏病

  因为气温的降低,造成心脏病在冬季高发,主要以心梗、心绞痛、冠心病为主。首先,寒冷刺激血管收缩额,血容量大,引起血压上升、心脏负荷重,以及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增加了心脏病的发病率。而运动少,血液流动缓慢,脂肪酸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阻碍心脏血管。

  4.下肢血栓

  冬季,下肢本就因为血液循环慢、血液粘度高而容易发生血栓,而不运动则会令腿部的肌肉收缩减少,血液流动减缓,增加了发生血栓的几率。

  5.痔疮、便秘

  运动少、久坐,会令腹部、下肢血液流动减缓,下肢静脉血不能及时回流,直肠静脉容易发生曲张而出现痔疮。另外,冬季,因为大补特补、干燥空气,更容易发生便秘、痔疮等。

  6.腹部肥胖

  天冷,大多数人会通过吃来“御寒”,如冬季的骨头汤、牛羊肉、零食等。而这些无形中增加了体重与脂肪。如果再因为冷而不运动,更容易发生肥胖,尤其是腹部。

  7.泌尿系统问题

  贪恋暖被窝、久坐,容易导致憋尿现象。而冬季喝水少,排尿次数少,身体代谢产生的废水长时间停留在膀胱,容易发生尿道炎、膀胱炎等。

  所谓流水不腐,排尿不仅仅排出代谢废物,同时也是泌尿系统的自净行为。

  8.精神压抑

  冬季会因为气温、天气的变化而扰乱植物神经系统,出现抑郁、低落问题。而应对方法是多做有氧运动与晒太阳。懒得运动只会加重精神抑郁、疲倦乏力等。

  那么“冻手冻脚”天气该怎么运动呢?

  上班族:每半小时站起来一次,多喝水,多跑厕所。条件允许,可以选择步行上班。

  节假日:多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篮球、观光等。当然,要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中老年人:晨练不宜过早,雾霾天、雨雪天不宜外出运动。

  另外,冬季运动要防受伤。运动前要充分热身、拉伸身体,运动前后要注意补水,同时避免出汗脱衣服现象,这样容易感冒。

  本篇文章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