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年华》之杂感,结局点评
2017-09-15 03:53:29 阅读:3956+
来源:网易科技作者:吴奇隆
第一次看《花样年华》的时候,我正迷香港上世纪末大牌影星的作品,比如张国荣梁朝伟他们,搜搜他们的电影很容易就发现这么一个导演——王家卫。他的电影几乎部部被奉为经典,从他获得的奖项就能看出。
作为新世纪的第一部电影,《花样年华》对王家卫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头,自打电影上映,便好评不断。那个时候才上小学的我对电影一窍不通却时不时地听到人们的街谈巷议,知道这部电影好看。
然而这部好作品拍得却不简单,圈里人都知道,当然现在圈外的影迷们也知道:王家卫拍戏要求高,可能开机前还见不到剧本,不知道明天拍什么,不断地NG,不断被折磨,可能最后一个镜头也没用上。张曼玉曾抱怨过,“他习惯于一直拍下,找那个角色的感觉,在他没有找到感觉之前,大家也都不知道是在演什么,角色怎么样,每天都有考试的感觉”。
于是,“感觉”成了王家卫电影的代名词。《花样年华》里讲感觉的地方很多,比如昏黄的灯光,狭长的巷道,绵绵的雨帘,梁朝伟的西装,张曼玉的旗袍,非常卡通的出租车等等都在那首小提琴曲的映衬下,唤起了观众们的关于那个特定年代的香港的感觉。虽然影片大多是些家长里短,说话又温温吞吞,看着很容易厌烦,但也许这就是导演的花招或者说是亮点——卖关子卖得差不多了,故事的转折也来了。
有很多人抱怨看不懂王家卫的电影,典型的就数《东邪西毒》。这大概就是演员们怎么拍也不懂角色的必然后果吧?最近,林青霞在新书里写道的关于王家卫的一段话倒是很贴切,她说她演《东邪西毒》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在演什么,首映式时看片子都犯困,不明白为什么电影里好像人人都死活来,但又只都对着空气撒气。然而多年后她重看这部剧才知道影片的含义,其实导演是想通过剧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爱”的理解,而爱到深时,也只有对着空气倾诉。
《花样年华》结局也讲爱,但是看不懂的情况就好多了。电影的情节挺简单的,就是两对年轻夫妻, 成了邻居,每对中各有一个在另外两个的眼皮子底下出了轨,另外两个知情后也不知该怎么办,于是纠纠结结,辗转反侧,最后不了了之。影片有对白,不空讲话,每次周慕云和苏丽珍交谈的时候都给人一种“他们这一次会如何决定?能不能谈得拢”的感觉。为了突出这一感觉,电影始终没有拍他们的背叛者,周太太只有背影,陈先生连个影子都没有,就听见一个傲慢的嗓音。这一手法明白无误地告诉观众,我讲的就是周、苏两人的事,努力看他们俩,坚持看着就明白了,别嫌烦。
如今,王家卫功成名就,他对于电影,演员,拍片的特有的看法也常常被人们拿来研究。就拿演员来说吧,张曼玉演了他的很多电影,而且常常是优雅又忧郁的形象,就连在《2046》里客串也是如此。但王家卫以演员来定角色的风格是出了名的,而张曼玉的演技又是出了名的,她的角色风格跨度大,清纯,放荡,神经质都演过,如果说有哪部电影揭开了张曼玉忧郁少妇的一面,那就是《阮玲玉》了,而谁又把她的这一面发挥到了极致,那就是王家卫。都说好身材才能穿旗袍,要我说好身材再加上好一股忧郁才能穿,而那个人就是张曼玉。李安曾经这样评价过张曼玉,他说任何人站在林青霞身边,都很容易光彩全无,看看《东方不败》中的李嘉欣,《天山童姥》中的巩俐,她们身上都缺乏青霞那种无人能挡的巨星光彩和王者风范,但惟独张曼玉是个例外。我想幸好林青霞没有和张曼玉在一部张穿旗袍的电影里相遇,不然那样会败得更惨。当然,如果没有像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这样为张曼玉量身订做的影片,也就不会有王家卫电影热潮、旗袍风以及李安这句得罪人的评价。
王家卫是幸运的,他的作品从来没有放弃过说“爱”,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忧郁的感觉,而这种忧郁又犹豫的爱,恰好有个张曼玉来为他演绎。
《花样年华》的影评很多,这也正是王家卫“感觉”路线的必然反响——观众们都看出了感觉,能忍着不说两句吗?而王家卫对这部踏着往年情怀的旧梦,缅怀浮世缤纷的温馨的电影又是如何感觉的呢?也许他在树干上挖了个洞,悄悄说了。
上一篇:《黑暗阴影》好看吗,结局是什么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